我国砂石骨料行业发展现状及案例示范
砂石骨料是建筑、道路、桥梁、水利、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用量最大、不可替代、不可或缺的材料,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。人类建设和改造世界,每年要消耗数百亿吨砂石骨料,它是继水之后消耗最多的第二大自然资源。一般情况下,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材料费占工程造价的60%~70%,这其中,砂石就占到近三分之一。
早期,砂石骨料行业是粗放型发展的方式,近年来,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方针指引下,砂石骨料行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,各地陆续关闭传统、小型企业,淘汰落后产能,对石矿资源进行整合,重新规划,科学布局,产业结构得到了快速优化,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,砂石企业的规模化、大型化、集团化、绿色化、生态化已成趋势;资源开发水平、产业模式和经营方式持续创新,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和产品结构增加,行业产业链不断延伸,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。
近年来,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,砂石骨料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,机遇千载难逢,行业发展日新月异,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。目前中国已建成了400多家集矿山开采、加工、储运高度集成化、自动化、规模化的现代化企业,有的企业、很多装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并能提供全系统解决方案。
目前国内规模以上的砂石骨料装备制造企业有3000多家,部分砂石企业正在深入践行“砂石骨料4.0+”,并取得良好成效。如卫辉市天然资源有限公司——卫辉市政府对当地40多家碎石加工企业进行整合升级,融合了当地多家小型石料生产企业建成自动化控制的时产3000吨精品砂石骨料生产线,干法生产,全封闭,自主研发生产过程DCS集中控制系统,采用自动装车及发运控制系统,对粉尘集中收集并实时监测,是典型的砂石骨料绿色工厂。
邢台中联新型建材示范园项目——依托优质矿山,打造“矿山开采、骨料加工、商混生产、尾矿利用、PC构件”的“五位一体”全产业链、循环经济建设模式。河南辰夏集团——以传统采矿业为起始点,以绿色矿山建设为着力点,以向旅游开发和“矿山修复+”转型为落脚点,建成了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企业集团。湖州新开元碎石有限公司——年产砂石骨料200多万吨,是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,有多项技术入选自然资源部先进适用技术进行推广。该企业在绿色矿山开发利用基础上延伸产业链,发挥砂石骨料生产中积累的技术管理经验,利用自身优势,延长产业链,进入混凝土、砂浆产业,荣获全国砂石行业“砂石骨料绿色矿山示范基地”称号。
还有陕西瑞德宝尔投资有限公司、广东东升实业公司下属广东江门泰盛石场有限公司、甘肃华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、武穴民本矿业(马口新型建筑建材产业园)等,都是“砂石骨料4.0”和“砂石骨料4.0+”理论的践行者,是绿色发展的典型标杆。
来源:中国建材杂志
微信号:enpu111
微信公众号:青岛恩普环保设备有限公司